|
這里長血栓要當心,可能是腫瘤發來的信號他們先后因深靜脈血栓查出腫瘤 2014年,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張學民醫生在門診先后遇見兩位患者。 先是一位老奶奶,見到他就高興的說:“張大夫謝謝您,由于您及時的提醒,我老伴兒去醫院進一步做了胃鏡檢查,雖然真的發現了胃癌,但因為發現及時所以還是早期,前幾天剛在胃腸外科做完手術,醫生說手術很順利沒有大礙! 原來,在一個多月前老兩口急匆匆的來到了張學民醫生的門診。說老先生突然覺得腿很重很沉,想讓他好好給查查到底是什么原因。 經過B超檢查張學民醫生告訴他們,這是發生了下肢的深靜脈血栓,并同時開具了腫瘤標記物篩查單據讓老爺子進一步檢查。沒想到就查出了胃癌的腫瘤標記物升高。 過了幾天,他的門診又來了一位患者。這是個中年女性,前幾天她發現自己的左側脖子根部和左上肢有腫脹感,就做了個靜脈超聲,結果就發現她左鎖骨下方長了深靜脈血栓,這個檢查結果讓張學民醫生十分警覺。 他詳細詢問了這位患者最近是否有飲食和大小便的改變,以及是否有消瘦乏力,她都答沒有,婦科方面也沒有什么特殊狀況。 后來通過查體張學民醫生發現她左頸根部腫脹,可以摸到一些質地偏硬的小疙瘩。根據多年的經驗,他也讓這位患者做了腫瘤標記物的檢查外加一個腹部彩超,并建議她去胃腸外科和婦科進行檢查。 一周后這位患者拿著報告回來,腫瘤標志物有兩項都挺高,腹部超聲還發現腹膜后多發淋巴結腫大。又過了一周通過腸鏡她發現了腫瘤。原來她深靜脈血栓的原因是胃腸道的腫瘤。 國外教科書中明確指出:超過50%的靜脈血栓患者有潛在的惡性疾病。而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腫瘤標志物。那么這深靜脈血栓到底是個什么鬼? 揭秘你不了解的深靜脈血栓 張學民醫生說,深靜脈血栓是老年人的多發病。靜脈在身體里分為深靜脈和淺靜脈。淺靜脈行走在咱們的皮膚下面,瘦人的淺靜脈甚至可以直接透過皮膚看到,而深靜脈則行走在咱的肌肉里,位置比較深。所以靜脈血栓也分兩種:深靜脈血栓和淺靜脈血栓。 一般而言,淺靜脈血栓發生的相對較少,危險性也不太大,可這深靜脈血栓就沒那么簡單了,不僅發生率比較高,而且危險性大,下肢的深靜脈血栓容易跑到肺里發生肺栓塞。 那么問題來了,我們的身體為啥會發生靜脈血栓呢?主要有三個原因:血管壁損傷、血液流速緩慢、血液成分的改變。血管壁損傷可能是由穿刺、手術和外傷引起。 血液流速緩慢與不同位置靜脈的“地理位置”有關。下肢相對上肢來說更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。因為下肢的血流想回到心臟主要靠心臟抽吸的力量,而心臟一下子只能抽回來一部分血,而下肢距離心臟位置較遠,所以有時血液回流并不是那么及時。 再就是盆腔,盆腔也是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的,因為盆腔這個器官比較特殊,它沒有肌肉組織,所以就沒法通過肌肉的擠壓趕著血液走起來。 歸根結底不管是下肢還是盆腔,都容易因為先天地理位置不好太靠下而造成靜脈血栓。動脈就不太容易發生血栓,因為動脈有彈力和動力,還有肌纖維,這些都可以擠壓動脈使它的血流能夠動起來。
所以如果打麻將長坐不起,又或者我們都聽說過經濟艙綜合征(長時間坐飛機),這都是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液流速緩慢,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。那么血液成分的改變又是咋回事?這也就揭示了深靜脈血栓與腫瘤的關系。 腫瘤和深靜脈血栓到底啥關系? 腫瘤會引發深靜脈血栓是因為得了腫瘤之后,腫瘤自身可以分泌一些物質,導致血液成分發生改變,再就是腫瘤引起的免疫機制的反應也可以產生一些物質,比如白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,這倆玩意兒可以讓身體當中的抗凝機制失效,從而引發血栓。 張學民醫生說,深靜脈血栓在他看來豈止是一種腫瘤標志物,他更認為這是機體發出的最后求救信號。 也許之前有大便發黑,乏力、消瘦、貧血等都沒能引起你的重視,現在肢體通過深靜脈血栓這個事情再次提醒你,如果你還不重視的話,那可能就失去了最后一次治愈腫瘤的機會。 但受到目前臨床診斷技術的限制,有時不一定能及時查出微小的腫瘤病灶。對于老年人,一次篩查陰性還不能高枕無憂,一定要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再次復查。 作為血管外科醫生,也不能只滿足于深靜脈血栓的診斷,還要多問幾個為什么,尤其是對老年病人,對深靜脈血栓成因的追究應當是臨床診斷的重點。 作為病人,更要充分相信醫生的判斷,積極配合檢查,才可能及時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,挽救自己的健康。 |